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在全国肆虐,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疫情发生以来,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应对疫情的新“武器”。迅速发展的信息科技,日益强大的基建能力以及不断成熟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正在赋予此次抗疫战更多的可能性。 物联网技术破局,助力抗疫攻坚战 智慧医疗 医疗物联网设备可以通过传感器持续收集人体的温度、血压、大脑活动和疼痛水平等医学参数,24小时跟踪生理指标,检测疾病发作或活动的早期迹象。所有患者都可以配备生命体征监测设备,对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借助5G或wifi,实时反馈身体数据。所有的医疗仪器,也都可以通过无线物联网技术,实时反馈数据给数据中心,医护人员可根据实时数据实现远程医疗。 疫情下,对于前线医生资源的不足以及医生之间的水平差异,远程医疗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手段。面对传染病,必然需要大量“医生-病患”的远程诊疗,和“医生-医生”间的远程会议。火神山医院应用首个“远程会诊平台”,让位于北京的专家可以和火神山医务工作者一起对患者进行远程会诊。这种方式既能让位于火神山的医务工作者快速解决问题,也能减少线下接触避免了专家、医务工作者的感染风险。 |
智慧物流
在这次疫情中,智慧物流的高效、智能化发展得到了众多关注,其中,零售供应链、无接触配送、应急灾备等应用领域得到热切关注。
物流快递机器人为这次抗击疫情提供助力。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完成了疫情爆发后武汉智能配送的第一单,顺利将医疗物资送到了武汉第九医院。苏宁的无人智慧物流仓在后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智能仓储控制系统的“指挥”下,实现了整件商品从收货上架、到存储、补货、拣货、包装、贴标,到最后分拣全流程的无人化与高效率。疫情期间,无人仓的高效运作保障了货物的出库。
智能调度
伴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步入关键时期,保证医院防疫物资供应成为抗疫战的重要环节之一。抓好应急物资派送,必须统一调配、定点运输,保证应急物资可以高效率安全地送至每个医护人员和病患手里。
通过在应急物资车辆上安装智能传感器,获取海量地理数据,全方位精准掌握车辆、人员、物资的实时位置和行为状态,基于大数据管理平台,智能调控供应链,不仅可以及时补给,还可以追踪物资去向,确保物资能以最短路径和时间送达至最紧缺的地方,避免出现调度不及时和积压在仓库等情况。
智能检测
疫情期间,全国各地针对公共场所,运用AI摄像机、热成像摄像机等设备,对流动人群进行口罩佩戴和体温实时检测,对未戴口罩人员进行平台告警或声光联动报警,如遇体温异常,系统自动告警,提醒管理人员对体温异常的人员采取进一步疫情检测措施,实现高效、可靠、无接触的安全检测,助力一站式疫情防控。针对小范围的社区和家庭,通过手持热成像测温,实现精准高效的非接触测量、自动化数据记录、发热告警等功能,低成本助力疫情筛查。
大数据精准抗“疫” ,赋能疫情防控“加速度”
目前,小到社区,大到部委相关部门,都将大数据技术作为不可或缺的防疫工具。如果说医院是疫情的主战场,那么大数据就是战“疫”斗争的“隔离墙”。
实时追击疫情态势
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战场上,很多媒体平台都能看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分布系统,动态更新和展示疫情在全国的变动情况。《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等主流媒体,以及阿里巴巴、字条跳动等科技企业,均依托大数据技术,通过网站、APP等渠道,以疫情地图、疫情趋势、国内国外疫情等形式,实时播报肺炎疫情动态,只要点击系统界面地图中的国家,就可以显示各国确诊、疑似、死亡的新增及累计数据详情这样,不仅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数据支撑,也充分保障了公众知情权,对于增强科学防控知识、提高科学防控意识具有积极作用。
及时粉碎疫情谣言
此次疫情公众高度关注,真真假假的消息充斥全网,谣言成为公众恐慌的最大源头,相较于过往热点事件中的谣言传播力度,本次疫情中谣言的破除速度得到明显提升,不少谣言的存活时间只有1天左右,谣言周期大大缩短,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见招拆招”。互联网平台纷纷开通辟谣功能,依托大数据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快速查询。辟谣功能的上线,可使百姓在鱼龙混杂的信息中甄别谣言回归理性,在疫情中正确行动,使媒体采取多种方式主动及时辟谣,让权威信息跑在谣言前面,及时安抚公众恐慌情绪遏制次生舆情蔓延。
技术支撑宅家办公
面对严峻的疫情,人流密集的办公室成为了高危场所,从国家到地方纷纷颁布了推迟上班的相关政策,在线办公成了众多企业的刚需。多款远程办公工具,为政府机构、企业组织、教育医疗单位疫情期间在线办公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如,阿里钉钉发布“员工健康”功能,员工可以打卡“报平安”。同时免费开放百人视频会议功能,向1000万家企业免费开放全套的“在家办公”系统,据悉,目前已经有超过600万家企业组织,在疫情期间调用钉钉的网上办公产品,钉钉将视频会议升级到102方免费,免费视频会议最大可支撑302方。
线上线下共同发力,电子商务构筑牢靠疫情防控圈
2003年非典爆发后,全国商贸活动近乎中断。面对困境,政府开始出台政策全力支持电子商务发展,中国的电子商务在疫情之下开启逆势增长,迅速崛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电商又以其“云”的优势,凭借强大的网络组织能力,在保障医疗物资、生活物资供应、助力实体商业复工运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展示出其在应急管理方面的战略价值。
保障医疗物资,驰援防疫一线
在这次疫情之中,电商建立起了沟通供给需求的桥梁与通道,让防疫物资能够畅通无阻地达到需要的地方。与此前不同的是,对于武汉等地需要的防疫物资,电商平台可以直接沟通生产企业,利用自身的物流系统运送至配送中心,然后以最快的速度配送至防疫一线地区。如果没有电商平台,而是由当地医院、社区自行沟通,是很难快速齐备地获得防疫物资的。
供应生活物资,保持物价稳定
近期,国务院发布文件指出要抓好“菜篮子”。实际上,这次疫情之中,居民的“菜篮子”已经安装在手机上,居民可以利用手机在线上下单购买食物等必需品。一方面,手机“菜篮子”可以让居民避免聚集在菜市场等人流密集处,利于防控疫情;另一方面,此前在遇到重大疫情灾害时,总是伴随物价飞涨,而这次疫情中,手机“菜篮子”很好地沟通了供需双方,所以我们看到物价基本保持稳定,供给也是充沛的。
创新用工模式,缓解企业压力
在这次疫情中,一些电商平台因订单激增而出现“用工荒”,但不少传统服务型企业则出现人员待岗现象。盒马鲜生率先提出了“共享员工”新模式,打破了劳动力资源不均衡的局面。京东、阿里巴巴等多个电商平台联合餐饮、商超企业,将冷门行业的员工与有用工荒情况的企业共享,缓解了企业用工紧张的问题,也让赋闲的员工有了工作收入。
信息技术助力校园疫情防控,推动“停课不停学”
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学校需要掌握每一位教职工和学生的健康状况和行程动态,实习“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为了确保证上报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信息管理学院建立“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四级联报机制,依托钉钉平台智能填表功能,每日发布健康问卷,通过后台可实时浏览学生填写情况,督促学生尽快完成打卡,及时发现情况变化,为疫情统计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
由于疫情形势严峻,各类学校都推迟了春季学期开学时间,并要求做好延期开学期间的在线教学工作,我校也于2月24日正式开启了线上教学。为了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信息管理学院组建了6个教学团队,各专业组建立了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辅导答疑团队,统一安排教学进度。各教学团队根据课程特点采取“提前预习+录播(直播)视频学习+线上答疑辅导”的形式,保证线上授课质量。课前发布线上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自主预习;上课时间网络签到,监督学生观看授课视频并答疑;课后布置作业,教师及时在线批改。同时,在课后时间利用钉钉、QQ、微信等进行在线直播答疑互动,了解学生听课质量、讲解课后习题并进行在线答疑,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新冠肺炎疫情既考查着我们国家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工作的应急能力和处置水平,也检验着我国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程度和社会成效。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在抗击疫情中的应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坚实力量。
部分图文来源:星软集团,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徐州发布